浙奧電梯就行業內“安全事故頻發為哪版”?論企業發展方向安全防線:設計+安裝+維護
·   自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“7·5”事故后,上海最近發生的一起電梯小事故又一次讓大家感到不安。那么,作為采購者如何看待這種電梯安全事故?
觀點1: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事故發生4個月后,從事故原因來看,只要做好設計、安裝及日常維護環節的工作,電梯還是比較安全的,一些大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。
觀點2:其實電梯本身是很安全的。但電梯作為特種機械設備,日常運行會產生損耗,假如維護保養沒有到位,定期檢查敷衍了事的話,事故發生率就會提高。
觀點3:在電梯設計、生產、安裝環節,我國的標準還是比較完善的,可以說電梯本身的質量是沒有問題的。為什么電梯出事故呢?我認為主要是安裝運行過程中維保的缺失。
采購標準:安全+品牌+價格+節能
·   電梯在所有部品采購中合作額比較大,又與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。根據對電梯事故的理解,在與部品商合作的具體項目電梯采購中,大家比較關注哪些方面?
觀點1:我們在選擇作為特種設備的電梯時,首先考慮其安全性,包括設計研發、生產,出廠運輸中的保障控制,到貨后安裝;其次是品牌;再次是價格。
觀點2: 電梯在所有部品采購中合作額比較大,又與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,所以技術達標很重要。我們對所有項目的電梯都采取集中采購的模式,以技術為導向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。
觀點3:對于電梯的采購,品牌是第一原則,電梯行業第一梯隊的八大品牌優先考慮。但我們并不盲目迷信品牌,還要選擇那些重視我們項目的部件供應商。
中外對比:各有千秋
· 通過融資升級技術,國產品牌有機會加速縮小與外資品牌的差距。如何看待外資電梯品牌與國產電梯品牌的差異?
觀點1:我們目前針對高端項目仍會選擇國際品牌,這主要是因為外資品牌歷經時間積淀,在售后服務、企業管理、營銷網絡建設等方面做得更好一些。真正考驗企業的還是售后服務。
觀點2: 電梯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的差距其實不大,關鍵是國產品牌發展的時間比較短,只是注重產能的擴張,不注意售后服務、企業管理這些軟實力的建設。
觀點3:北京地鐵4號線奧的斯電梯事故,上海4月份蒂森克虜伯電梯小事故,都告訴我們不要盲目迷信外資品牌。浙奧電梯、康力電梯、江南嘉捷等民族品牌也在壯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浙奧電梯總經理:陳小明


